外卖员猝死获赔2000元 一句“无劳务关系”就行了?
43岁的外卖骑手韩某伟突然离世时,其自行投保的一份1.06元旅行人身意外伤害险似乎成为唯一的“兜底”保障。据红星新闻报道,半个月前,饿了么骑手韩某伟在配送了33单外卖后,倒在了第34单外卖配送途中。经警方调查,韩某伟系猝死。其家属在追究其工伤保险责任由谁承担时,被饿了么告知,韩某伟与平台并无任何关系,平台出于人道主义,愿给家属提供2000元,其他以保险公司理赔为主。
前段时间,“困在系统里的骑手”“外卖员崩溃痛哭”等话题讨论,勾勒出外卖员高风险、高强度、高压力的工作境况。而不少外卖骑手遇意外后维权难的案例,则显示了他们缺乏劳动保障的严峻现实。
配送过程中,虽然外卖员们都身着平台工作服,骑着标有平台商标尾箱的电动车穿行在大街小巷。但是事实上,不少骑手与平台的关系都显得较为模糊。很多骑手无法与平台直接建立劳动关系,而是与外包公司签订劳务协议,或只有与平台的简单签约关系。一旦危险发生,平台便很容易撇开责任,骑手在送餐途中遭遇的意外事故也难以被认定为工伤。
据红星新闻报道,在注册成为饿了么骑手前,用户须阅读3个相关的协议和承诺书。其中,在《蜂鸟众包用户协议》书里,有一项特别提示,明确表示蜂鸟众包仅提供信息撮合服务,用户与蜂鸟众包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劳动/雇佣关系。
类似规定,当然最大程度地帮平台规避了风险,但是相应地,这些风险也被悉数转嫁到了劳动者身上。虽然表面上看,协议的签订是基于同意的“你情我愿”,可是在规则制定和话语权上,平台明显更具优势,劳动者则处于弱势地位。
众所周知,由于工作节奏快、压力大、流动性强,外卖员是非常需要劳动保障(尤其是安全保障)的群体。不管寒冬酷暑,他们都要争分夺秒地跑单,力求在算法规定的送餐时段内完成任务。若是遇上商家出餐慢、找不到路、联系不上顾客等情况,则分分钟都会被打乱节奏,影响效率,稍不留意就会“一天白干”。
在精神高度紧张、一切以快字当头的工作状态下,出现交通意外、身体亮红灯的情况也并不鲜见。外卖员基本的安全保障,不该处在悬浮的、无人关注的状态。
关注外卖骑手的劳动权益,加强对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,应当首先理清平台与外卖员的劳动关系。作为灵活用工的新业态,外卖员的劳动时间、方式等与传统工作有所区别。近几年,为了尽量控制风险、压低成本,外卖平台不与骑手直接建立劳动关系也成为一种“常规操作”。但是这种操作是否合理,是否符合双方劳动关系的本质,仍有待相关法律的进一步明确和解读。
在此基础上,也有专家指出,可以创新社会保障方式,跳脱劳动关系的体制性限制,无论劳动者在哪工作,都可以按照劳动时间、职位形式向每人的社保账户交社保费用;也可通过慈善组织为外卖骑手们建立专项基金等。
对平台而言,应继续完善和优化自身系统,避免让骑手时刻处在焦虑、急促的工作状态中。有些时候,外卖员常常是被夹在顾客、商家和平台间最委屈的一方。比如,本来是因为商家出餐慢导致的外卖送迟,被打差评的却往往是外卖骑手。平台派单不合理、消费者迟迟不取餐等问题,也让骑手们有苦难言。弥补相关系统漏洞,进一步减轻不合理的工作压力,才能让骑手们安全送餐。
赞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