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家学生时代学习地理时,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,在非洲,有一个国家有着非常奇妙的国旗。
在红黑底色上,有一个五角星和半个齿轮,以及一把砍刀所组成,非常类似镰刀斧头的图案。
而本期要为大家讲述的,正是这面国旗上奇怪的砍刀。
安哥拉的国旗
其实安哥拉国旗上的这个图案本身,也是寓意着工业和农业,前者是那个半圆的齿轮,而后者,则正是那把砍刀。
当然,这把砍刀自然不是我们经常听说的开山刀一类,而是一个被用作农业生产的工具——甘蔗刀。
甘蔗是非洲农业的重要农作物
可能有些人会好奇了,甘蔗刀显然属于一种工具类刀具,而并非是一种武器。
嗯……其实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来说,这一点确实不能算错,但可惜的是,就像历史上很多武器,最早都是被农民们带上战场的农具。
至于甘蔗刀本身,虽然也是农具,但是它不仅分支众多,而且有些甚至跻身完全的格斗武器行列。
其实即使是安哥拉这个将甘蔗刀绘制到国旗上的国家。
在1975年开始的,漫长的安哥拉内战中,甘蔗刀也时常被民兵甚至正规军带上战场,用以作为辅助道具,甚至被拿来屠杀平民。
当然,不只是安哥拉,在非洲很多国家内战中,都经常出现这种将原本的农具,在内战中互相屠杀的惨案发生。
这种行径不仅导致非洲这些政权遭到了国际谴责,甚至殃及池鱼的使得出口这些农具的中国,也受到了一些西方媒体的指责。
被非洲民兵当作凶器使用的甘蔗刀
不过非洲的甘蔗刀们,由于它们到了现代,才姗姗来迟的登上了世界战争的舞台。
加之西方媒体对于这种刀具在战场上作为的口诛笔伐,因此它们大概再无机会进一步向着格斗刀具演化。
因此,本期的重点,就只能放在另一种较早走向实战的甘蔗刀——博罗刀。
博罗刀
博罗刀最早诞生于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统治时代。
不过这种刀具实际上并不只是能用来收割甘蔗,在菲律宾,它们根据大小的不同,也被用来收割水果、水稻等等其他农作物。
广泛的用途,使得博罗刀成为了在菲律宾较为常见的农用刀具,不过在民间的常见,也同时意味着一件事,那就是它们离战争,绝对不会太远。
卡卢坎市的旁尼法秀纪念碑,其中出现的刀具正是博罗刀
实际上,博罗刀本身从农用刀具转型到实战刀具,自身就有极大的优势。
首先博罗刀由于在农村非常的常见,因此制造和获得都相对简单,同时,博罗刀本身能够砍断甘蔗这样的坚硬的植物纤维,在面对人体时,自然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。
不过受到菲律宾各地文化差异的影响,博罗刀在走向实战刀具的路上,也演化出了许多不同的样式。
不同样式的博罗刀
虽然博罗刀的样式千奇百怪,但其实和菲律宾农用的传统博罗刀相比,还是能看出一些比较明显的区别。
相对于传统农用博罗刀,实战类的博罗刀往往会有较尖锐的刀头,除此之外,为了为手部提供防护,因此一些博罗刀还会加装护手。
现代制作的博罗刀
当然,如果与传统的那些大佬级的刀具相比,博罗刀在设计上的确是非常的粗糙,但是糙归糙,实战性的博罗刀在近现代的战争中,却是个当之无愧的狠角色。
正如前文所说,博罗刀最早在西班牙殖民时代诞生,并成为了当时菲律宾民兵所使用的重要武器。
但除此之外,再后来的菲律宾独立战争、美菲战争,和后来二战时期菲律宾当地,反对日本侵略军的游击队装备中,都有着博罗刀的身影。
菲律宾的美军练习使用博罗刀
而且其实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博罗刀不仅是当时菲律宾人使用的重要冷兵器,这种兵器还受到美军的欢迎。
比如在一战中,就有一些有驻菲律宾经历的美国士兵,将博罗刀带到了欧洲战场。
其中最著名的,是一个叫亨利·约翰逊的美国陆军士兵,他在肉搏战中,单用一把博罗刀就砍倒了数名德军士兵,因此让博罗刀名震欧洲。
后来到二战时,美军的菲律宾第一团就因装备博罗刀作为近战武器,也因此被称为“博罗营”。
使用博罗刀的菲律宾士兵
不过遗憾的是,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,都留下了自己的传奇故事,但是博罗刀在战后终究,还是最终走向了衰落。
不过就像那些沙场老兵一样,回归平凡,或许也是一种真正的告慰?
|